精彩內容搶先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央視網、嗶哩嗶哩網站1月29日大年初五晚21:30檔,《國寶音樂會》邀君共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用音樂做語言,以黃河為脈絡,穿梭千年歷史,奏響華彩樂章?!贝汗澠陂g,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隆重推出《國家寶藏》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并于1月29日(大年初五)晚21:30黃金檔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

  取自李白《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古名句,此次“國寶音樂會”以“黃河之水天上來”為主題,旨在展現滔滔母親河奔涌豪邁的壯闊氣勢,傳遞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黃河文明。

開場國樂合奏《象王行》

◆沿黃九省各選一件代表性文物,以文藝形態演繹今生樂章

  兩季以來,《國家寶藏》的原創音樂BGM得到了觀眾粉絲的一致厚愛,網友戲稱其為“大型原創音樂節目”。此次《“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將繼續鎖定、放大這一創作亮點,在黃河流域沿線九個省份分別選擇一件代表性文物,以歌舞、器樂演奏等文藝形態,講述國寶與黃河文化的淵源故事,呈現黃河流域各段不同風情、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風貌,再次用藝術的形式讓國寶活起來。

◆“石刻胡旋舞墓門”將代表寧夏亮相,北京奧運會飛天舞者演繹《心應胡旋》

  代表黃河流域寧夏段亮相的“石刻胡旋舞墓門”,是寧夏博物館三件“鎮館之寶”之一,1985年出土于鹽池縣窨子粱唐墓,墓主人何姓是來自西域康國昭武九姓中的一支。兩扇墓門各淺雕一個胡旋舞男伎,胡人形象造型生動,舞姿健美,充滿了濃郁的西域風情,是唐代風靡一時的胡旋舞實物見證,反映出絲綢之路給當時的寧夏地區帶來更為深入、廣闊的東西文化交流。

節目主持人張國立與國寶守護人殷碩、孟慶旸在訪談環節暢談寧夏千年引黃灌溉、水潤塞上的傳奇

寧夏博物館館長李進增與國寶守護人殷碩、孟慶旸在節目錄制現場合影

  這件國寶的守護人來自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原東方歌舞團)舞蹈演員殷碩和孟慶旸。殷碩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絲路》篇章里“飛天獨舞”的敦煌舞者,現為國家一級演員。孟慶旸擔任該團首部舞劇《蘭花花》女一號,曾在2015年央視春晚《絲路霓裳》和《大地春暉》兩個舞蹈節目中擔任領舞。兩位舞蹈演員將通過雙人舞藝術形式呈現《心應胡旋》映照“國寶音樂會”的主題,舞蹈音樂采用了中央民族樂團琵琶演奏家趙聰作曲的《絲路飛天》。通過全新的創作編排和國寶守護人的精彩演繹,“石刻胡旋舞墓門”仿佛穿越千年歲月,生動詮釋1300年前絲綢之路最炫時尚胡旋舞姿,讓世人得以看到黃河兩岸古往今來璀璨奪目的文化藝術風采,展現寧夏與黃河文化的源淵。

  ◆48家文博機構在黃河各段取水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和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寶音樂會》是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48家文博機構的負責人首次集體亮相。此前在1月12日《國家寶藏》發布的“再看母親河”預告片中,48家文博機構在黃河各段取水的相關話題迅速引爆社交網絡,閱讀量近8000萬,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與情感共鳴?!皬那鼗蕽h武、唐宗宋祖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從紅軍長征勝利會師到《黃河大合唱》激勵華夏兒女抵御外侮”,每一個取水地都留下了中華民族如黃河般不屈不撓、奮勇向前的足跡。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寧夏5家博物館負責人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首批入列有寧夏博物館、固原博物館、西夏博物館、石嘴山市博物館、鹽池縣博物館,寧夏5家博物館為攜手講好“黃河故事”,分別選取玻璃碗、褐釉剔刻花扁壺等代表性的館藏文物復制品作為盛水器皿,以一種充滿儀式感的方式從中衛黑山峽水位站、中衛下河沿水文站、青銅峽水電站、青銅峽水文站、石嘴山水文站采集寧夏黃河水樣,將飽含人文情懷的黃河水樣匯集到北京。節目現場,48家文博機構負責人齊聲宣讀守護國寶、守護黃河文明的誓言,將整場音樂會推向高潮。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首批48家文博機構負責人亮相《國家寶藏》新春特別節目

寧夏博物館館長李進增將取自青銅峽的黃河水樣匯集到國寶音樂會現場

  寧夏引黃古灌區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灌區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F存的秦渠、漢渠、唐徠渠等古渠仍在發揮著灌溉良田的作用。2017年10月,寧夏引黃古灌區被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黃河流域干流上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博物館特意將取水地選在寧夏引黃古灌區“九渠之首”的青銅峽,寧夏博物館館長李進增介紹說:“2200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在這里,率軍鑿渠引水、引黃灌溉,孕育塞上江南!”“讓國寶活起來”是在這個時代里需要堅持不懈去探索的一個永恒課題,而這一次《國家寶藏》努力嘗試“活起來”的是一個更為宏大的對象——黃河。這場音樂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動國家文物局共同完成的一次全新嘗試,更得到了中央民族樂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國家級藝術院團的鼎力加持。